1、购房合同如何看有没问题
购房合同作为购房者权益的要紧保障,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要紧。要看购房合同是不是有问题,第一需确认合同中的各项条约是不是明确明确,无模糊表述或歧义。
1.购房者应重点审察合同中的房子基本状况,如房子地方、面积、户型等是不是与实质状况相符,要明确出货时间、出货标准与违约责任等重点条约。
2.对于合同中的付款方法、贷款办理、税费缴纳等细节也要仔细核对,确保无误。假如购房者对合同中的某些条约存在疑问或不确定,应准时向开发商或专业律师咨询,防止日后产生纠纷。
2、购房合同应注意的十二个要素
1.房子出货后办理两证需交什么成本:需明确契税、修理基金等成本的缴纳标准和计算方法,防止后续产生额外成本。
2.缴纳完定金后,几日内签约:要知道定金缴纳后的签约期限,与特殊状况下的处置方法,确保自己权益不受损害。
3.办理按揭需筹备什么资料及按揭资格:需明确按揭办理所需的资料清单,与按揭资格的具体需要,如年龄、征信等。
4.预售资金监管及贷款办理银行:依据《产品房预售管理条例》,应知道预售资金的监管规范,与购房贷款的办理银行。
5.公摊面积及分配原则:需明确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分配原则,确保购房面积与实质相符。
6.一同购买及产权分配:对于多人一同购买的状况,需明确产权分配方法及购房资格需要。
7.按揭贷款办理银行:需确认能否在非开发商指定的银行办理按揭贷款。
8.购房人或所有权人变更:需知道签署《预售合同》后能否变更购房人或所有权人,与变更的具体条件和步骤。
9.商业贷款需要:需明确商业贷款的具体需要,如年龄、职业、收入等。
10.贷款还贷方法及不同:需知道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还贷方法有什么区别,选择合适我们的还贷方法。
11.购房贷款政策明细:需明确购房贷款政策的具体内容,如首付款比率、贷款上限、贷款期限等。
12.购房转售时间及手续:需知道购房后多长时间可以转手卖出,与转售所需的具体手续和税费。
3、签订购房合同后需了解什么成本
法律快车提醒,签订购房合同后,购房者还需明确一系列后续成本。
1.除去上述提到的契税、修理基金等成本外,还可能涉及物业费、停车费等其他成本。这类成本的缴纳标准和计算方法应在合同中明确标注,以防止后续产生非必须的纠纷。
2.购房者还需知道这类成本的缴纳时间和方法,确保按时缴纳,防止影响房子出货和产权办理。对于任何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,购房者应准时向开发商或有关部门咨询,确保自己权益得到充分保障。